手机浏览中华橱柜网2018-01-17 责任编辑:谢小华 浏览数:
在很多影视剧中,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:刺客穿着黑色的夜行衣,潜伏深宅大院之内。在窗户旁边,通常用手指捅破窗户纸,进一步观察室内的情况。似乎在中国古代,门窗真的只能用纸来糊。
在很多影视剧中,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:刺客穿着黑色的夜行衣,潜伏深宅大院之内。在窗户旁边,通常用手指捅破窗户纸,进一步观察室内的情况。似乎在中国古代,门窗真的只能用纸来糊。那么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,在纸出现以前,人们用什么呢?
秦汉前:一般用绢、布糊窗
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,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初年。东汉元兴元年(105年)蔡伦改进了造纸术。他用树皮、麻头及敝布、鱼网等原料,经过挫捣、抄、烘等工艺制造的纸,是现代纸的渊源。但这时候,纸还没普及,质量也不是很好,易烂,因此不能大面积当窗户纸用。
隋唐:洛阳纸贵穷者以草蔽窗
纸张的普遍使用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,西晋时,《晋书·文苑·左思传》就讲到:“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,洛阳为之纸贵。”
隋唐时期,纸仍很贵,很多普通人家只有几根窗棂。有的直接手动用木板装卸采光通风,有的用草席挂在窗上方用木棍支起,有的用纱布,穷人甚至只用稻草遮蔽。
宋朝:韧皮纸、油纸的诞生
到唐宋时期文人多用韧皮纸书写,这种纸较厚密,双面写字,拟稿之后的废纸,其主要用途就是糊窗或者糊墙了。除了比较厚实的文书废纸,防水纸也很适合做窗户纸。
《唐宋白孔六帖》里记载:“糊窗用桃花纸涂以水油,取其甚明”,这里说的就是我们今天的油纸。窗户纸易破损,选用油纸不但可防雨雪湿破,还能增加透光度。
清朝:宫殿首用明瓦玻璃
南京就有条街叫明瓦廊,明代时期工匠按行业聚居,这条街集中了生产、销售明瓦的手工业者,故得名。清代道光年间,苏州明瓦行业还组织了联合会,称“明瓦公所”。到了晚清,大量平板玻璃涌现,成为明瓦的终结者。清朝晚期,紫禁城各宫殿的门窗逐渐换上了玻璃,窗户纸才逐渐从宫廷中消失。
为什么纸糊的门窗如此受欢迎呢?
学过中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,纸出现于中国西汉时期。请注意,那位著名的蔡伦并不是发明了造纸术,而是改良了造纸术而已。他改良造纸术的原因是为了赢得皇后的赏赐,不想阴差阳错的成就了一大发明。
在东汉之前,纸还没有多大的用处。那么,东汉之前的门窗上都是什么呢?其实很简单,从夏商周一直到东汉,在这漫长的过程中,绸布的作用一直很大。
在王宫和贵族家庭中,窗户上一般蒙着绸布,民间的情况也差不多,不过百姓们是用不起绸布的,他们大多使用自己织造的麻布。因此当时无论是贵族还是普通百姓,他们的住宅都存在采光不足的问题,这个问题在纸出现以后,得到了一定的解决。那时候纸糊门窗非常有优势,既能采光又能挡风,就算破损也能随时更换。
北宋王安石有《纸暖阁》:“楚谷越藤真自称,每糊因得减书囊。”说的是他用已经写过字的楚地谷皮纸和吴越藤纸糊门窗的事情。
我们现在使用的玻璃对于古代人是奢侈的。当时大约从清光绪年间开始,玻璃才得以广泛使用。那时候,紫禁城各宫殿的门窗逐渐换上了玻璃,油纸逐渐从宫廷中消失。直到玻璃价格大幅下降之后,普通百姓才真正开始使用玻璃。
人类的历史也是材料进化的历史,特定的材料标志着一个时代,代表着一个文明。
本文二维码
使用手机微信“扫一扫”功能,扫描以上二维码,即可将本文发布到“朋友圈”中。
微信公众号
扫描左侧二维码,关注中华橱柜网官方微信公众号。实时掌握最新橱柜行业动态,了解最实用的橱柜产品知识。
版权与免责声明:
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;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,请作者联系我们,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,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;
本文地址:https://hongtaimy.co.chinachugui.com/news/itemid-1156323.shtml
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: Array
目前品牌在全国门店数量约为100-300家,并计划在空白区域继续招商
公司名称:深圳市鸿泰门窗有限公司
加盟电话:****-89…获取联系电话
E-mail:hongtai@126.com
免费加盟热线: